尊龙人生就是博d88指导ag发财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13856234120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d88指导ag发财网 >

回顾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第一期“攻读博士学位经验分享会”

回顾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第一期“攻读博士学位经验分享会”
  • 产品名称:回顾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第一期“攻读博士学位经验分享会”
  • 产品简介:2022年6月2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主办的攻读博士学位经验分享会在锡昌堂515会议室举行。参与本次分享会的有陈立胜老师、郑淑红老师、老师、马永康老师、刘伟老师和赖区平老师,进行分享的博士毕业生为仝广秀、秦东京、安鹏和杨

产品介绍:

  2022年6月2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主办的“攻读博士学位经验分享会”在锡昌堂515会议室举行。参与本次分享会的有陈立胜老师、郑淑红老师、老师、马永康老师、刘伟老师和赖区平老师,进行分享的博士毕业生为仝广秀、秦东京、安鹏和杨基炜。本次分享会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重视,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共计五十余人参加。

  今年毕业的几位博士生是最近几届以来成果最好的一届,所以希望他们几位来分享一下自己读博的经验。对于修读博士学位,我认为修学位的心态一定要正确。比如说我心态比较好,研究生这一段时光,可能是人生中最精华的一段时间,这是我们享受生命的一个时光,我们用在做一件事情上面,而且专心做一件事情,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时光。所以我的建议,我们应该把读博的这几年看成是我们自己生命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来享受它。不仅是我们的学术生命在成长,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在成长。就在人生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你在浩如烟海的这些资料里面去寻找相关的信息,你就会学会耐受和细心做一些事情;你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中折衷,你就学会了公心,你就学会了换位思考;这三年以上长期的关注专业问题,在锻炼你的一个专注力、意志力;你论文写作遇到一些瓶颈,或者是思路一筹莫展的时候,你坚持下去,就培养你的意志,进而也可以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种享受。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几年事实上是我们自己生命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光,要学会去享受它,不要为了获得一个学位,然后自己如何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达到这个目标,那样就太功利。

  另外一点,我有点感想,就是我们中哲学科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读的是圣贤书,读的都是大智慧者的思想,所以我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本身就是自身的一种受用,这和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的那种快乐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我们中哲获得学位,我觉得尤其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就想到荀子一句话,“仁心”、“学心”和“公心”。我觉得我们读学位就是培养这三心,三心肯定是做学问的心,也是做人的心,用这三心去做学问,做人都会做好。

  好吧,我就讲这么多。再一次祝贺四位前程似锦,祝愿我们在座的各位师弟师妹好好学习、生活愉快。谢谢!

  非常感谢陈老师语重心长、非常和蔼的讲话。接下来进入报告环节,由四位博士生分享学习经历,每人20分钟。最后我们进行讨论交流。首先有请仝广秀博士。

  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向各位师友汇报。我的标题“吾侪所学关天意”,出自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作的挽诗。我想借这句诗来表达一个跟我们所有人都密切相关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来学哲学,我们来读博士学位,我们来写博士论文,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如果说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为了拿到一个文凭,仅仅抱有这样的功利性考量的话,其实我觉得不一定非要选择读中哲博士这样一条艰辛之路,我们可以有其它各种各样的选择。就我个人来讲,我们在读博期间,包括博士论文选题等各个阶段,还是要抱定理想信念,要笃定地认识到我们在做的研究是真正关乎某些根本问题、关系到某些根本价值的。

  就像刚刚陈(立胜)老师说的,中哲专业的学生平时读的都是往圣贤哲的根本经典。那么我们在对先哲思想的体贴当中,在对经典的研读当中,还是要从中获得价值追求。无论读书上课也好,还是写论文也好,在这个过程中能真正获得身心愉悦,就像《论语》开篇所谓“不亦悦乎”。如果我们只是把读博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就像给老板打一份工,那是不能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其结果就是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会越写越痛苦,因为这像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无法从中获得价值,只能收获痛苦。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在读博和写作时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

  接下来我主要从三方面谈一些个人经历:首先是我在读博期间做了什么事情,有怎样的得失;其次是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我自己经历的一些波折,我希望把这番波折分享给大家参考;最后是进入博论准备与写作阶段时,我的一些具体经验,包括时间安排、写作方法等等。

  首先谈谈我读博期间的得失。我觉得特别值得重视的事情,就是博士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是课程论文。比如我们选了好几门课,有好几篇课程作业,有时候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我随便应付一下,随便拿一个分数,把学分修够就完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我们还是要认真对待每一篇课程论文。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博一上陈少明老师的《哲学史方法论》,课后提交了一篇论文。因为当时认真写了,而且经过陈老师的评点批改,所以后来拿这篇文章去开会、投稿,最终得以顺利发表。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课程论文重视起来,把它视为发表论文的良好契机,真正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

  另外,我希望大家读博期间能够积极参加我们专业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有着很高的影响力。比如说我们的“经学传统与中国思想”工作坊,“理解中国”读书沙龙,还有师生们共同组织的研究生论坛等等。这些都是向所有同学敞开的,而且都经过了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议题也都很新锐。这样一些我们自己专业举办的高质量活动,大家还是应该尽量融入进来,因为我自己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是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和帮助的。像我当时参加研究生论坛,提交了一篇论文,经过赖(区平)老师、宋(德刚)老师的精心指导,我自己回去又反复修改,最终得以顺利发表。也就是说,这样的活动是非常好的锻炼、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把握这些机会。

  除了参加本系本专业举办的活动,我们还要在学习期间适当地外出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我这里加了一个修饰语,说我们“适当地”去开会,不是说任何会议都赶着去开,而是跟自己关注的领域相关的一些高水平学术会议。因为去开会的话一方面能得到前辈同行的评点,收获教益;另一方面会结识天南海北的博士生,大家一起聊一聊平常都在做些什么研究、关注哪些问题,对自己眼界的开阔和未来的博论选题都非常有帮助。

  其次,我想谈谈在博论选题方面的一些心得。我觉得在选择博士论文题目的时候有这么几点要注意,第一点就是我们本身应当对这个领域比较熟悉,如果说从一个我从未涉猎过的领域来找题目,或者以某一个从未关注过的著作或人物为研究对象,那么我就要从头开始做功课,投入的精力、时间就会非常大。以我个人为例,我的博论题目是“四书学视野下的宋代《尚书》学研究”。当时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我很早就对《尚书》这部经典非常感兴趣,《尚书》里面的那种高古浑朴的精神气质特别吸引我。另一方面就是我自己对《尚书》一直保持阅读,我在入学之前工作的那几年,就完全出于个人兴趣,把《尚书正义》整理本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后来听我的导师周春健老师的《诗经》课,听老师的《史记》课,在课上不断发现这些经典跟《尚书》之间的关联,不断催发我对《尚书》的深入研读,这就促使我选择这个题目。

  第二点,我的博士论文以“四书学视野”为前提,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四书学视野”这个前提?这要从我博士刚刚入学的时候,周(春健)老师对我开展的一个学术训练说起。当时周老师正在撰写他的《辽金元四书学史》书稿,因为他自己正在做专业工作,所以也手把手地指导我对于金代四书学进行全面摸排和梳理。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仔细研读了金代大儒李纯甫的代表作《鸣道集说》,然后写了一篇相关论文请周老师批改。李纯甫《鸣道集说》有一个撰作缘由,他是针对南宋人编纂的一部两宋理学家著作集《诸儒鸣道》展开的商榷。经由这个契机,我通过李纯甫追溯到《诸儒鸣道》,借机对宋代理学家的相关著作也做了了解和阅读。这也就激发了我对于四书学作为宋代新兴的义理系统的兴趣,以及在这个系统之下,传统五经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周老师给我开展的训练,使我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意识,我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所以才选择了这个博论题目,这跟一开始老师带着我完成的这样一个学术训练是分不开的。

  另外我选题的时候,其实也换了好几个题目。一开始写金代儒学这篇小论文的时候,我对南北对立之下的学术思想形态的差异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思想问题,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晚清,始终贯穿着整个思想传统。当时我跟周老师商量,说我能不能选这个题目,周老师也非常支持。但是后来我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发现,这个选题有两个难度:一个是论域太宏大,另一个就是前人研究得太少,没有相关的学术积累。然后我又跟周老师商量,我说这个是好题目,但是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能不能换一个。周老师是建议我做清代,考察清代《尚书》学与四书学的交互。这个题目我认真地收集了资料,写了开题报告,周老师专门在师门内给我们几个组织了一次预开题。我在关注清代《尚书》学的时候,了解到清代所谓理学一系的《尚书》学,跟宋代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当于接着宋儒在讲。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要做清代,我肯定要首先把宋代这一思想转型的源初阶段的相关问题搞清楚,所以又由此去关注宋代《尚书》学的原典和研究成果。后来我再跟周老师商量说,我要不先从头开始做,从宋代做起,周老师也很支持,问我打算具体做什么,我说要不挑一部著作来研究,当时是挑了蔡沉《书集传》,因为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但后来我又发现《书集传》的篇幅毕竟有限,要支撑起一篇扎实的博士论文的话,可能还是有难度。最终我把目光投向整个两宋《尚书》学,确定为现在这个题目。我举我自己这个例子是想跟大家说,一方面你选题的时候有游移、有调整,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只要你的思考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正当的、合理的。关键要及时跟导师沟通,把你的所思所想,把选题的可行性反复跟导师商量,最后挑选一个自己真正能操作,而且真正感兴趣的题目去做,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关键。如果一开始随便找个题目就开始做的话,那么最后就会左支右绌、痛苦不堪,这是我要跟大家特别强调的。

  最后,我想谈谈博论准备和写作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历。确定了选题,准备写作的时候,有以下这么几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是资料收集,跟博论题目相关的原典,就是第一手资料,我们要尽可能地掌握。2020年的时候,我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把存世的宋代《尚书》学的相关著作尽可能地购置、打印下来,进行仔细研读,随时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除了对原始文献的深入阅读,对整个学术前史也要有充分了解,这些工作在开题的时候就应该做到位。一手资料的收集是博论写作的第一步,我觉得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开展研究的时候要有基本的文献学意识,对于跟博论题目相关的学术史脉络要做一个梳理。我确定了题目之后,周老师要求我先做一个前期工作,就是先把《两宋〈尚书〉类著述考》做出来。我当时拟好了凡例,也做了有二三十条,但是后来因为动手比较晚了,有点来不及,就跟周老师商量说要不先进入写作。虽然当时周老师也同意了,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我的前车之鉴。文献学意义上的学术史梳理是有必要做的,我们做了这个工作之后,对研究领域的相关著述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再去进入论文写作,就会有不一样的完整视野。

  三是收集资料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从各个数据库下载的相关资料,我是习惯按专题来分类,用不同的文件夹保存,这样随时翻检就很容易了,避免了一团乱麻,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一团乱麻。还有就是记笔记的方式,我自己习惯用卡片式的笔记整理法,这是效法老一辈学者。老辈学者做卡片,比如说读书读到一条有用的材料,就记在卡片上,然后再把卡片按相同的主题收集在一起,统一放在一个盒子或抽屉里,这样就方便随时取阅、按图索骥。当然现在有了更好的工作条件了,有更高效的数字工具可以利用。我是习惯用印象笔记,把读到的材料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并且有清晰的笔记整理方法,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四是一定要做好博论每一节的资料长编,比如说我的论文这一节涉及到《尚书》某一篇的某些内容,我会先把《尚书》经文列出来,然后把诸家的解释逐一罗列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做一个集解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是做给自己看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具体做法。为什么资料长编是必要的?如果说不做每一节的资料长编,我那么写作的时候就要随时查书,效率非常低下。但是如果做好了资料长编的话,有这么一份资料在手,就可以支撑我这一节的写作,我觉得这是非常方便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是要事先列好提纲。比如我在写每一章的时候,我对这一章的每一节怎么设计、怎么规划,要把提纲列好。整个提纲的思路要反复打磨,一定要弄清楚。如果弄不清楚的话,可能我费劲写了一大段文字,后来发现是没有用的,就作废了,导致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我个人习惯是在纸上把我的写作思路写下来,一遍遍地梳理,最后打磨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这一节的写作。

  六是博论写作过程中,我的一些具体心得。比如说在通篇写作之前,我先挑一节出来,按照一篇小论文的规模试写了一下,写得顺手了,再进入整体的论文写作。另外我自己的习惯是先把各章主体写完,再回头来写绪论,把绪论放到最后写,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比较好。另外就是对于每一章每一节的篇幅和体量,一定要做好清晰的规划。我自己的设计是一章分三节,每节大概一万字。有了篇幅上的设计,写的时候心中就有数了,写到八九千字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必再啰嗦,可以收尾了。

  七是写作节奏感的把握,这我自己很有切身体会的一点。我们写论文的时候要有一个固定、明确的节奏,每天尽量拿出一块充裕的、连贯的、完整的时间来写作。到了哪个日子写到哪一章,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比如说这一个月我写两节,这个时间节点自己规划好,就不至于一开始拖得很久,后来到了截稿的时候猛赶,把自己搞得很辛苦,这样就可以有一个从容不迫的时间节奏来写论文。除了制定日程之外,我还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番茄学习法”。我们知道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因为长期做同一件事,有时难免会感到非常枯燥和厌烦,精力也会涣散,觉得精神没法集中。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我觉得番茄学习法还是很有必要。比如说这一个小时里面,我就雷打不动地坐在这儿写论文,写不出来也要硬写。一个小时之后休息十分钟,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再写一小时。这样的时间管理法,我觉得是非常有效的,我看B站有很多这种相关视频,他设置好闹钟,你跟这个节奏去写作就行了。

  感谢广秀博士精彩用心的报告,里面谈到了很多非常好的经验,包括读博期间怎样对待课程论文,博士论文的选题,还有写作的方法和经验,让我们可以看到好的博士论文是怎么准备和形成的。接着有请第二位秦东京博士。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组织。在四位毕业生里面,我算是比较特别,其他几位同学都是4年完成了毕业,我拖到了第6年。这几年算是比较坎坷,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业上。当然,最大的阻碍,是来自身体上的。所以我的经验可能不那么具有普遍性。在这里以第一人称去讲一下我读博的经历,是想告诉大家,我遇到的情况算是最差的了,我都能够读出来的话,你们不管遇到什么,其实都还好,至少和我比起来真的是都还好。

  当初来中大,我是从外哲转了方向过来的。当年我其实特别想在中哲这个领域做一些事情,是怀抱了很大的理想来的。但是来了之后,第一个学期还好,第二个学期的回南天直接把我击垮了。我一直特别喜欢用一个比喻:我本来是一个人在往前飞奔,突然地上出来一个坑,我就掉进去了,好多年没有爬出来。广州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身体会出现什么问题。20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来这儿之后,广州就给了我一记重击。应该五六年我都没有真正爬上来,直到这两年才慢慢把身体搞定。人生在世,真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岭南地处卑湿,有个运动的习惯非常重要。当然,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本来就喜欢运动,平时会打羽毛球、打太极,只是来这边之后,这两个运动都不太管用。后来因为特殊因缘,认识了一位练武高手,用了两年多时间才慢慢身体练回来的。

  第二的话,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你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调整好作息。这一点中大还是很不错的,博二的时候你可以申请单人间,你就再也不用担心和室友的作息有冲突了。

  第三的话一定要有朋友,这个很重要。读博以后,住了单人间,很多人可能就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这是不行的。有些事情你真的需要有人来分担,像我的话,除了拳友,还有一块去徒步爬山的驴友。在最困难的时候,你至少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

  另外,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有一天和自己和解了。我以前的生活非常规律,时间排得很紧凑。每天7:30去图书馆,11:30回来,下午2:30去图书馆,5:30回来,晚上7点去图书馆,9:30回来。除此之外,每周会找一个下午去运动。几年来,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时间表。但是身体出问题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不了书了,有两三年我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事情。作为一个读书人,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看不了书的时候,这是非常绝望的。但是在19年左右,突然有一天我终于和自己和解了:既然身体现在完不成任务,在我不能够去做事情的时候,我就休息就好,我就躺着,或者出去练功夫。这对我来说其实非常重要,本来你已经很痛了,这时候你还跟自己较劲,就只会造成更大的消耗。所以与自己和解是这几年很重要的一个节点。不过身体在慢慢好了之后,后面得试着把自己从比较慵懒的状态提起来了。

  上面是我身体方面的一个经历,可能其他的同学不会有,后面就谈一下学习。刚才听广秀兄讲的,真的特别专业。我的话基本上算是野路子,靠自己摸索而来。至于写论文,我想其他的同学会讲得比较详细,我就讲下我是如何学习的。我本科的时候是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现代哲学国际班,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哲。来这边之后,刚开始特别难适应。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当时陈立胜老师开了一门《传习录》,但是陈老师是从《传习录下》开始讲的。我在上这门课之前,我都不知道《传习录》是干啥的。我来学中哲,是因为喜欢读文言文。以前每次去图书馆,我都会先摸出王力的《古代汉语》读上一个多小时,把自己的心读平静了,再看自己的专业书。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感兴趣的书也是不一样的,你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领域以及读书方法。

  另外我特别喜欢听课,各个地方去蹭课。哲学系不在我课表的去听,博雅的课我也听了很多。像《史记》,我就听过老师的,博雅李霖老师的,还在谢肃老师家里读了一个学期的《周本纪》。像《传习录》,陈立胜老师的,还有张卫红老师的都听过。我还去参加过历史系办的“考古学的暑期学校”。听这么多课,是为了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之后,你才能真正把书给读进去。另外,读书一定要给自己立几个基柱,就是说你要有几本书特殊熟,至少有一本吧。你可以以这本书为基础,把其他东西连起来。我的话,比较熟的有《孟子》、《史记》、《毛诗注疏》。你有了几本比较熟的书之后,你所学的东西才能够汇聚过来来。而且如果博士毕业之后,不想天天啃老本,就更需要这么做。

  第三点,就是要有好奇心和热情。我虽然在哲学系,但是不管在没有找到研究方向之前,还是在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之后,我都没把自己限定在哲学系。我对历史学、文学、文献学都比较感兴趣,课也去听。这样的话,你以后真的要换研究方向,或者发现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很好的入手。博士的几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它给了你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让你安静下来去蹭课去读书。

  接下来是做笔记。博士开题之后,我也做了两件事情,其实是做了两份笔记。因为我要做《毛诗注疏》,所以我的第一份笔记是给《毛诗注疏》做了一个批注,一共有10多万字。就是对于我有想法的地方、或者与其他文献相关的地方,把它们整理出来。我喜欢做电子文档,这样的话查起来比较方便。有了这份读书笔记,后来写论文的时候就方便很多,很多地方都是从这份笔记里面拿过来稍微改了一下。另一份笔记就不限于《毛诗注疏》,而是试图为我的知识提供一个体系或者框架。这也是从开题完之后开始做的。当时发现自己读了很多书,但是这些知识很散。我们记忆力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好,读完之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忘了,等真要用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是在哪本书里面。所以你必须要让你读的书至少在博士论文需要的时候,发挥它的用处。当然它也可能不会出现在你的博士论文里,但是你以后要用的时候,你能够找到它。我当时就分门别类做了一份将近40万字的读书笔记,把各种东西都纳进来。比如,我博论里面关于汉代天帝祭祀的地方。因为之前有关注,做了笔记,所以写的时候就直接把它拎出来了。

  感谢东京的分享,特别坦诚,现身说法。生活是最重要的,先把身体搞好,然后一定要有朋友。后面关于博士论文和学习的经验,跟广秀兄有共性,可能是大家尤其要注意的点。接下来我们请安鹏博士。

  先说一下我这个题目,“以读书为志业”。“读书”是从我的方言当中摘出来的,我们方言有一句话会说,“这个人是念过书的”。这样的表述说明,念书可能是一个比较神圣的事业,神圣说不上的话,至少它是一个不一样的事业。“志业”是从《以学术为志业》这本书里面来的,就是把它当做一个该干的事。接下来,我主要分享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在这几年听老师们讲课或课下一些指导之后,自己感觉比较重要的一些读书的方法。另一个是读书之外,生活方面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于读书有三点。第一个是点校的问题,杨老师很重视这方面,最初我也没怎么留意,但是自己点了一部分就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大问题,很有趣。比如说点校,首先会把我们常见的一些标点本的错误给抠出来。比如这个地方(指《正蒙·乾称篇》浮屠明鬼一章),其实是小字,但是中华书局点校本把它点成了大字。这是一个小点,但它会影响到后面很多文本的解读。然后点校最好的一点是,需要把每句话断开,要对它的意义有了解,还要去掌握它的语气,是一个很细致的阅读的过程。再次,点校还可以发现一些细节,比如说这两张图(指《张子语录》卷下某比年所思虑事一章,鸣道本与吴坚本),左边的这一幅第四行,有小字“一本云”等等,这是宋代吴坚的刻本,然后右边是的《诸儒鸣道》的刻本,我发现一本云的内容刚好跟右边是一样的。《诸儒鸣道》比它要早,可以看出后面吴坚刻的时候,至少看到了诸儒鸣道本或者说是它的底本,所以才有这一条校记。这些细节可能无关于整个论文的义理架构,但是有些字的改变(对理解)还是挺有意思、挺有帮助的。所以自己觉得点校文本是一个把文本做精细的基础。

  第二点是把一些重要的概念聚类而观之。我自己有好多这种文档,比如把《语录》跟《正蒙》里边的关于心的论述,全给它集到一起,大概分个类,然后就一条一条地去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比对有一个好处是,把一部著作或者一个人用的这些概念的基本状况给勾勒出来,对于理解很有帮助。在这样的阅读下,我发现原来的解释思路,很多时候是冲突的,就需要调整。把这些概念单独抽出来,还得把它放到原来的片段当中去,看在原来篇章之中的语境或者上下文、它出现的意图在哪。

  第三点是把一些重要的字词做一个溯源的工作。古人写书很多时候挺考究的,他用的一些词可能都是从经书里边摘出来的,有一个很丰富的意义网络,如果单独看的话,可能就没有涵义了。“气之欲”这个例子,很多时候我们看见“欲”会想到欲望或者什么的,但是后面刘老师提醒去看《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这应该是张载“气之欲”的“欲”字的源头。这样来看,“气之欲”的“欲”其实是感动或者与外物发生交接的意思。这个跟“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这个“客感”正好对应。在这个意义上,就会把这个字的意义给扩展出来。溯源也会纠正一些文本上的错误,比如说最左边的这一幅图是宋刻本的,也是《正蒙》的一部分,它说“七者教之大伦”。“七”字在宋代之后,明代的本子基本上都改作“志”,似乎看起来更合理。但是溯源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七”才是准确的。《学记》里面有一句话,“此七者教之大伦也”,正是这句话的源头。

  第一条,每本书的读法都在(书的)自身当中。读书可能并没有什么通用的法则,但是作为一本完整的书,怎么读它才是合理的,可能就隐含在书的内容之中。根据内容,尽可能地把作者的意图给揭示出来。

  第二条,放弃自己(的先见),看看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个特别针对我这种野路子出身,然后看看宋明理学的现代版的论述之后,就形成一种不管书里面讲什么,先看我体验到的,(特别有意义)。这段话对我的纠正很大,听从书本在告诉你什么。

  第三条,要有一个信念,对于一本书或研究的对象,我只要把它读进去了,肯定能够有所创新,即便这个文本已经被很多人翻译了,很多人研究了,而且研究了很多年。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一定相信,只要你读的够深,读的够熟,(就有创获)。

  第四条是杨老师(说的),点校都没做,你做什么。这是杨老师给我亲口说的,“点校都没做,你做什么张载。”回去我就老老实实地点一遍,(是精读文本的基础)。

  第五点,有想法就写出来,不然一直想也不是个事。想的时候可能一座大厦都出来了,但一写发现漏洞百出,或者写着写着,就完全脱离了刚才想的思路。

  后面我再谈一点跟读书无关也好像有关的。大家真的要有一种事业感:的这个事并不是随便就能干了的,还是要有点志气。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解释念书这个词,因为念书在我们方言语境当中挺是一回事,一个人有志气才能、也应该干这个事。我们的书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师教给我们,也是希望把一些好的东西传下去的,在这样的历史当中,就会有一种传承意识,这个意识会让自己变得很有力量,就会感觉自己在干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具体来说,大概有六点,对我刺激比较大。一个是参与各类活动。包括广秀兄前面提到的那几个活动,我有空的话一般都参与过。参与活动有个好处,你最近可能好几天都没翻过书了,躺在那很颓废,但是参与活动就会发现别人都那么努力,你就会感觉被提振了,整个人都提上去了。有时候晚上来哲学系,可能10点多快11点的时候,杨老师还在办公室工作。早上看见几位老师,很早开始到办公室工作了,你想着老师都已经教授了,天天还在那工作,你说你什么情况,一天天在宿舍躺着睡觉。这样多参与之后,整整个人就会变得勤快起来。

  第二点是多逛书店和图书馆,包括我们中大图书馆或者广图、省图,我都挺喜欢去逛的。另外学而优书店,既方便,书还挺多。逛书店对我最大的一个刺激是,感觉学问那么大,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属于我们中国哲学的那些经典的书得读一读,但是没读,很多是读了没读懂,或者过了一遍,每一次去都有一些新的书出来,你就感觉好像跟他们脱节了,没跟上这个(出书的)速度,你才感觉到自己需要努力的去追它,有这样一种意识。

  第三点是,其实我挺喜欢读陈寅恪先生、张舜徽先生等大人物的书,其中包含的那种情怀,那种学问的广博,各个方面都会给人很大的力量。

  第五点,吃饭喝酒挺重要的,我觉得跟老师们、跟同学们多聚会多聊天,这样的话能够听到很多课堂上没有讲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恰恰会让自己意识到课堂上讲的某些东西的意义在哪。还有一个是能够知道老师们思考的历程,然后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上课的那些东西,或者我们所学的意义在哪,不然很多时候不清楚我读这个书到底要干嘛。

  第六点是跟我的自身经历很密切相关的,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失眠,有一天到四点多,最后我就想起来走走好了。来到南门,出去之后是纺织城,进去之后,灯火通明。四点多,里边那些机器该织布织布,工人该做衣服做衣服了,商铺小贩全都起来,整个跟白天一样开始工作了。然后我就从南门一直走,走到客村立交,回来时已经七点多了,我觉得整个世界充满着生机,但是又感觉自己很颓废。然后回到学校,感觉更夸张的是,我在校园里边走了一圈,发现只能见到老师,还有可能一些退休了的老人,散散步、跑跑步,几乎没见一个大学生。后面还跟朋友说起这个事,我开玩笑说,我们迟早要给后人留一句俗语:“不要懒的像大学生一样。”其实各行各业的人都那么努力的生活,我们一天天懒散好像也不太好,就能激发那种羞耻之心。

  下面我引了两段话,第一段话是张舜徽先生的《八十自叙》,他说:“日月易得,时光如流,入此岁来,而吾年已八十矣。自念由少至老,笃志好学,未尝一日之或闲。迄今虽已耄耋,而脑力未衰,目光犹炯。闻鸡而起,尚拟著书;仰屋以思,仍书细字。”我读了这段,很震撼,一个80岁的老人。确实,读这样的文字给人很大的力量,我觉得能把克服自己惰性的那种激情、那种意念全给激发出来。

  第二条是现场在座的郑老师说的,我自己也很震撼:“研究生每日工作不足八小时,与旷工同论。”我盘算了一下,我好像平均下来根本不到八个小时。八个小时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周六周天我不去,一周也得四十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量非常的大。关键的一点,我之前做不到八个小时,好像感觉也没那么大不了,当郑老师一讲这是旷工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因为旷工如果按照职场逻辑的话就得扣钱,旷工,或者干了零星的活,等于白干。所以后面我不想看书了,就想着能少旷一点就少旷一点。我就觉得确实很激励人,就尽量把自己的惰性给克服掉,让自己变得勤快一点。

  然后纾解压力、注意身体。我写论文的时候,中间经历了一小段插曲,是我们八月份的时候去珠海开了一个中国哲学史课程教研会,回来之后就有点紧张,紧张到后面开始焦虑,焦虑到后面整个九月份我不能接触书本,只要看到文字,包括小说,就紧张,感觉心跳起来,四肢僵硬,整个人都不知道该去哪,(即便)躺着感觉怎么都不对。这个状态一个多月,基本上我连书都没看过,就骑会自行车、爬个山什么的,每天就这样。到了九月份之后,十月份开始,逐渐地看书不会那么过激,就开始又重新读,把原来点校的看哪个地方可能语气不对,有些标点错了,或者哪个字错了。我就一天干这活,干着干着,逐渐发现哪个点跟我之前的理解可能有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新出现一条材料以前没注意到,就开始在这些小点上一点点的积累,到十一月份快结束的时候,积累了七八万字。突然心劲来了,我真是觉得好像我可以了,到了十二月份就开始用比较用力的去写、去串。但是我发现到一月份的时候,我之前写了的好多材料是废的,我一遍一遍地尝试着去解释《正蒙》里面的那些议题是怎么样的,它整个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写着写着发现新的材料不支持我原来的,然后推翻,就一直在焦灼。到了元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失眠,到后面脑袋特别清醒,清醒到我突然想到了《正蒙》里面的一句话叫做“造位天德”,我的论文就贯起来了。因为前面两章是写天德跟天道的,确定的很早,但是我后面的两章该写什么,或者以什么样的主题去写,我一直是断线的。但是到了那天晚上之后,我突然发现,后面的两章其实也是在解释天德的问题。而且这里面突然发现,“我”那个话题可以把它放大来写,可能之前比较疏忽,我就开始把整个的框架又重新调整,从原来的10多万字里边抠出来了6万字,后面基本全部重新写。写完之后就到了预答辩的稿子,好像整个结构再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后面新写的部分问题就比较大,因为一时的激情,其实没有像之前两章一样在那死磕,所以后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修改,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但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是不太满意,至少很多的点我觉得没有展开。

  最后注意身体,需要比较规律的运动。我都是一时兴起,骑个自行车去晃一圈,或者爬个山,类似这样的。

  谢谢安鹏,安鹏的分享特别有实感、有意味。我觉得要重复安鹏讲到的两句名言:第一句,郑老师说,“研究生每日工作不足8小时与旷工同论。”第二句,“不要懒得像大学生一样。”希望大家记住这两句话。这里附带说一下,系里推优秀博士论文给学校,因为每一个系只能有一篇,安鹏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荣誉,我们恭喜他!

  另外,我想可以谈一下各位博士分享会的题目。广秀兄的是“吾侪所学关天意”,安鹏的是“以读书为之志业”,这两个一组。另外一组,东京“我的成长之路”,基炜“经验与教训”。前一组比较高远,后一组比较平实。之前我们老师在群上聊说做学问格调要高,安鹏也说要有点志气不可靡弱,我觉得这点是我们做学问、工作要保持一个状态。平实和志气高,两方面都要有。最后我们有请杨基炜博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咱们经验交流分享会。相对于广秀兄、东京兄、安鹏兄来说的话,其实我是没有什么可供效法的那些成功的经验,那么更多的是我作为一个新手,我在面对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的时候,我的一些不断摸索和试错的经历,以及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然后避免大家去继续走我的这些弯路的一些惨痛的教训。

  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我在进行研究和博论写作的时候,犯下了一个非常致命性的错误,就是选题的问题。选题对我们的研究,还有论文写作,是起一些决定性作用的,我们选好题,我们就是有方向、有对象、有思路、有方法,但是的话如果是没有选好题的话,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壁,又或者是写不出来,不断的拖下去,然后白白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越拖我们的自信心就越受挫,我们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弱,那么那么结果就是万事成蹉跎。

  我选题的阶段就是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题目它是由方孔炤的易学思想研究,又转成了方孔炤的哲学思想研究,最后在张老师的指点下,我才限定在了方孔炤的三理说。从这个题目的改动可以看出,我对于这个研究对象的把握其实是不充分、不准确的。我的一些研究的方法、博论的撰写,也是不一贯、不完整的。所以我会反思回去,我觉得我在开题的环节,或者说我对题目的认识,我觉得我是很模糊的,那么我觉得我是混淆了关于选题的三种情况,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以及论文题目。

  研究主题的话,它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这种问题域,比如我开题的时候,我题目定的是方孔炤的易学思想研究,方孔炤的易学思想它就是一个研究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可以有无数个具体的复杂的子问题,比如方孔炤的公因反因说是如何脱胎自易学系统,它的河洛象数思想如何能反映明代的易学和西学的互动等等。在研究主题下,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思想史,我们是对方孔炤他解读易经的展示和研究,它的涉及面都是非常的广。那么我在理解题目的时候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这个研究主题当做了论文题目,那么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要涉及的领域、要处理的问题非常的多,而且我的研究它是没有着手处落脚点的。当时我还是个新手,我既没有这种充足的易学的学术积累,也没有充分的明清思想史的这些学术积累,如果我的研究没有细微的可以作为切入点的重点的话,那么以我的这种学力它是无法支撑起我去完成这项研究工作的。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我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是觉得对于我这种没有充足的积累的学术新手而言,对待研究主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应当是我们要把这个研究主题看作是论文定题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说它是必要条件,是说我们需要先有一个研究主题,我们先分析他的整个思想史的网络,大致确定一下他的问题域,我们才能根据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来进一步来确定具体的题目。也就是说对研究主题的掌握是我们能确定具体题目的必经之路,它和文献综述是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的。说它是前提条件,是说这个研究主题本身它不是题目,如果把这个主题当做题目来写的话,那么最后呈现的论文成果它一定是浮皮潦草泛泛而谈的。举个例子来说,像在方孔炤的一些思想或者这些思想里面,就存在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比如说公因反因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它的思想史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我只是从方孔炤他如何讲述公因反因的层面来分析的话,那一定是泛泛而谈的。那么我们需要去建立一个能够沟通公因反因说和正常思想史之间的桥梁,至少我们要在概念层面上是能够和这个思想史脉络衔接的,否则那么它就只是一种读书札记,是我个人对方孔炤的观点的解读,它不能成为一种站得住脚的知识。在导师的指引下,我找到的突破点就是能够延续理学发展脉络,并且能够反映关于公因反因理论的三理说。

  第二个就是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话它是比较固定的,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思想观念、理论知识,也可以是这种社会现象等等。我们确定了研究对象,我们基本上就是围绕着研究对象来展开相应的搜证和论证。我的论文也发生过混淆研究对象的情况。在开题的时候,我的研究对象虽然是说是方孔炤的易学思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我的研究对象就由思想转成了人,变成了针对这个人的研究。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思想的话,那么我们是要把它放在思想史的脉络下来讨论的。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它是人的话,我们首先是要把它放在知人论世,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以及这个人的人际往来上讨论。我的博论最终的题目是方孔炤的三理说,如果我的研究对象它是明晰的、是三理说,我就应该放在思想史的脉络下,分析理本身以及将理分为二分为三,分为多的思想脉络中来梳理他的思想背景。如果我的研究对象的重点是放在方孔炤,那么我就应该是放在桐城方氏学派,放在方孔炤的交往关系中来讨论,比如他在和黄道周狱中里面论易的时候,他是怎么样受到黄道周的影响。

  即便我都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因为我并未确定研究对象的重点,导致我把目光都放在了方氏父子上,那么这个在我的研究综述上的体现是特别明显的,我们综述没有涵盖理学脉络下,关于把理分为两个,分为三个分为多个的这种相关研究,而是通篇都是在讲方孔炤和方以智父子的这些研究。我对这个思想背景的梳理,它完全的落在了方孔炤的身上,讲的是这个人,而没有把三理说的理学层面的思想背景讲清楚、说透彻。而这一方面的工作实际上是在预答辩之后,经由立胜老师的指点,我才恍然大悟。

  那么最后一个的话是这个论文的题目,我们论文的题目的产生,它肯定是各有各的原因和方法的,对于我而言的话,我的论文的题目是通过不断缩小范围而产生的。当然,论文题目不一定就是成型的具体文字,它也可以是我们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比如,我们可能选择了个较好的题目,但是因为对于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的错误理解,我们把一个好题目理解错了,这也就导致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存在偏差。

  论文题目的确定的话,同时也是我们的方法论,我们的问题域以及这种思想史的脉络的确定。从我现在来看的话,我确定了方孔炤的三理说作为论文题目,那么我的研究重点就应该放在理上面。理它既是宋明思想史的核心概念,它也是方孔炤是桐城方氏学派他们思想的核心概念,说清楚三理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接着是揭示它的独特性,皆是它对于后世的影响,我这样的论文才是站得住脚的。

  我认为选题的过程,首先的话我们需要是确定研究的主题,我们把研究对象的相关问题都去梳理出来,同时的话我们对于问题的梳理是要区分出研究对象它的独特之处和放在历史脉络下的这种客观的问题。这是两方面的东西,一个是比较个性的比较主观的,另一种是比较共性的比较客观的层面。

  其次的话我们在面对问这个问题域的时候,就在面对这无数个这种子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这种有问题。

  那么这类属于中心位置的问题怎么去选择?它是有两个特征的,第一个的话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有助于我们去解决解决一系列的其他问题的。另一点就是在于这个问题它实际上是沟通着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思想史脉络的。第三点的话就是说我们需要确定我们的研究视野到一个基本的判定标准,就是对于研究成果而言,它能够在多大程度去影响其他方向的其他学科的那些学者,如果最终的成果,它只是影响到了我同方向的一些少数学者的话,那么我会觉得这种研究的视野它是很窄的。而这个研究视野,它实际上是依赖于我们对于这个研究领域认识的充分程度,如果我们没有搞明白整个明代理学它所关切的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那么我们的研究视野自然就局限在某个人上面,而没有去考虑到整个理学的发展脉络,他们的问题意识,甚至于也没有去考虑到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它的一个发展脉络。

  最后,我们以这种研究视野作为一个基本参考系,然后去面对这种核心问题或者中心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提炼出这种论文的题目和这个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是读书报告还是知识积累。

  我会觉得从我现在反过来看的话,如果当初我能完成这样的准备工作,我在做出的一个选题应该会是一个很清晰的很容易着手的题目,而不会面临难以选题,又或者是选了题之后写不下去,或者是写下去之后就写不好的这些一些问题。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反思,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基炜很谦虚,为了给大家一个示范,刚做完博士论文,就已经做了这样深刻的反思和总结,特别难得。整个读博期间充满酸甜苦辣,四位的分享,大家听了都会有这种感受。基炜就博士论文的选题做了分享,这可能是博士论文写作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基炜做了特别好的分析,其中的教训,大家真是可以吸收。好,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大家自由讨论。

  听了师兄们的分享,我本以为我的论文写作之路是一条光明的路,现在感觉好像正在处于一条艰难的路上。但是毕竟既然选择读博士,还是要有心理准备。我现在已经开完题,在写作阶段,写作有一个如何开启第一步的问题。我想跟各位博士师兄请教一下,怎么走出第一步。因为有时候我想要所有文献都整理好,思路都理清楚了再开始写。我写作时到底是应该边走边看,还是应该先做好准备,再去开始。这个先后,想请各位师兄指教一下。

  谢谢各位师兄的分享。我下学期写论文,我个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论文之中,如果我写完某一节,但我明显感觉这一节写的不好,或者写得很粗浅。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在修改阶段,应该有哪些工作要做?

  我想请问一个现实点的问题,我们毕业计划发表二篇论文。我想请问刊物的选择,论文要写到什么程度再去发表,发论文是怎样一个过程。谢谢。

  我想请教的问题是在积累材料和阅读思考的过程里,要怎么保持注意力集中。因为我想事情的方式非常散漫,在看到书时,本来一本书是围绕一个相对明确的中心,但看着看着我可能就被它有点偏的点给吸引,被带走了。不知道师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我当时也遇到了,我自己也有切身体会,就是说题目定了之后,我们会有一种惯性,会把很多时间放在看材料或者看二手文献上,当你真正要下笔,你要敲下第一行字,总觉得特别迟疑,总觉得这是一个很郑重的事情,所以会有一种惧怕的、难以突破的心理。我当时是怎么做的?我是先开了题,开题之后,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和写作提纲之后再看文献,看各种《尚书》注解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留意,比如说宋儒在解《尚书》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四书义理进行化用,他们是怎么引用四书的文句作为参照,我会特意把这些地方标注出来,摘录下来。带着博论写作的意识去读原始文献的话,就会有明确的收集资料的方向。

  另外我是先试写了一节,写这一节是读皮锡瑞《经学通论》时受到的启发,皮锡瑞专门讨论了宋儒的《尚书》诠解跟汉儒相比的新颖之处,比如“文王称王”的问题,周文王究竟有没有生前就已称王。皮锡瑞点出了这个问题上的汉宋差异,那么沿着这条线索我就去看相关材料。宋儒认为文王生不称王,主要依据是《论语·泰伯》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我以此为切入点,先试着写了一篇小论文,就是专门讨论汉宋之间关于“文王称王”问题的解释差异及其背后的思想理据,相当于自己先试试手。这篇小论文写出来也是花了很长时间,包括收集资料,行文结构的安排等等。我记得当时是2019年、2020年之交,疫情期间封闭在家,那一段时间的大多数精力就用来写这篇论文,后来我们2020年下半年返校之后,请周(春健)老师、李(长春)老师看了,他们给我了很多意见。写完这篇论文之后,就形成了固定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模式,我继续保持这样的习惯和节奏,再逐一去写其他的章节。我想你也可以先以一篇小论文的规模来写其中一节,之后再纳入到整个博论里去,可以先做这么一个工作。

  第二个问题,论文写写到某一章某一节了,我觉得不太满意,是不是先停下来修改?我的建议是等论文的整个初稿出来之后,心里有底气了,再去其中的某些偏差和不太满意的章节进行修改。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静心打磨,如果时间已经到了,就先去参加预答辩,预答辩之后吸取了意见,到时再一并修改,不要在某一章节上停留太久。我的看法就是保持一个总体规划,事先设计好几章几节,按这个节奏来走,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就把这一节完成了。至于说写得好与不好,等总体上写完之后,回过头来再去充实打磨。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论文发表的问题。现在发两篇C刊确实很难,刊物选择我觉得还是要根据系里认定的目录来,因为如果不在目录里,发表了也没用,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是在2019年的时候就把论文全投了出去,2020年的时候就都发出来了。小论文解决了,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博论的准备和写作中了。我觉得小论文的工作还是应该做在前面,自己手头有合适的文章就赶紧先投出去。我刚才也说了,老师们布置的课程论文,当时我是认真写了,写完觉得还不错,也拿出去开会,收获了一些指导意见,得到了同行们对这个论文的认可,所以才拿去投稿发表。另外一篇就是我刚入学的时候,周(春健)老师手把手地指导我写的,也是一入学就做这个工作,文章早早写出来了,然后再去投稿。这是我关于发表的看法,宜早不宜迟。

  最后,我们看材料的时候容易跑偏,我自己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思路被带得偏离了,其实也没关系,关键在于自己的想法一定还是明确、坚定。这还是我刚才说到的,我把提纲理清楚了,这一节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我分几步来解决,把纲目列清楚之后再去看材料,就会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样的话就不容易被其他的干扰项带偏,就会尽量地去筛选与自己相关的有用信息。

  我补充两点。我看一个作家的书,它里面提到说作家要不要有个框架,他说框架经常拟定之后,后面写着就不是你写故事,是那个故事在推动着你,让你去讲它自身的一个逻辑了。我前天跟陈老师说这个事,陈老师说自己写作也是这样,最初想要写个什么问题,写着后面发现其实好像是问题在借着他来自己表达,可能会转移到其他问题。你们下手的时候,把自己最有感觉的那一部分,不妨先写出来,可能在写出来的过程当中,又会发现下一步该怎么走,就顺着这个一直往下推。这可能听起来有点悬,但是我到后面就有些篇章的写作真是这样的。比如“我与气质之蔽”这一章,原来没有预计这一部分,但写的时候它就出来了,之后逼着我去把这个问题不断的往下推。另外一点,在自己写的不满意的时候,先把整体全部地写出来,有一部分写的不满意,我甚至拿一个乱七八糟东西、或写个标题先把它代替,先整体写出来之后,再一点点的修改,不满意就大部分挖掉,重新去写,我觉得这两点确实是我自己写的一个感觉。

  关于发表,我没什么意见。但是论文真的要早发,写出来不要总是想着修改好再投。另外类似于考证性的一些文字,一些期刊还是挺喜欢的。然后补充一下,大家早写、多写,不写的话也就废了。

  第二的话,我听说的一个策略就是,去看一下哪些刊物接受博士(生),有一个途径是万维书刊,里面有大家对各种期刊的评论,然后反推一下到底哪些期刊不歧视博士(生)。我们真的要早投,如果想要四年毕业的话,在第二年要把所有的论文投出去并且要被接收了。不然的话真的没有时间,因为你还不一定被录用,而且很多期刊说三个月,三个月之后还不理你,白等三个月,这样的话其实很被动。

  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讲的都是对他们最有切肤之痛的一些东西,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你们说这些东西老师有没有及时跟你们讲?也讲了,但是你们听进去了吗?我自己就觉得刚才很多要点,我至少对我自己的博士生讲过,每一个博士生,一年级可能听过两遍,二年级大概三遍以上。每一个要点都讲过,但是没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你们自己的师兄师姐刚刚做过博士论文的人来谈这个问题的,比我们谈有说服力。如果说你问,我当时怎么做博士论文的,我忘了,我真想不起来怎么做的,而且我们读书的时候跟你读书的时候,大环境,在10多年前不管是学术环境、教育环境、思想文化环境都不一样。我觉得今天大家都说得很痛切,就是说什么好像要死过一次,才能够把这个博士读出来,我觉得我自己读博士之后,没那感觉。你说我博士怎么读出来的,像本科硕士怎么读出来,博士就怎么读出来。怎么写出来,到该写的时候,就写出来了。我觉得你们好在哪里,有这么多有经验的师兄师姐。我跟郑老师刘老师,假定说我们刚刚博士毕业,让我们谈,谈不出这么多东西来。这么多东西是怎么总结出来的?是不断的在看到一个个博士生毕业,从他们的成功失败这些里面总结出来之后,希望后面的同学能够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经验,同时也能够吸取教训。

  实际上一个博士读的成不成功,其实从你准备读博士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今天我们谈的这些问题可以回顾一下,首先你读博士是不是为了来拿一个学位?我坦率的说,如果你是为来拿一个学位,拿这个学位一定也很艰难,如果你不是只为拿一个学位,你读的可能还稍微轻松一点。你真的是有雄心壮志,比如像安鹏讲的要以读书为志业,或者广秀讲的“吾侪所学关天意”,你拿这个博士学位不是个什么问题,四年拿到了是好事,四年没拿到也未必是坏事。可是如果你只是想拿一个学位,我估计七年都没拿到。

  我们中大哲学系,尤其我们中国哲学专业,这些年我们要求是越来越高,这是我们自己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比我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要高,这个是肯定的。你不要听老师经常说现在的博士生不行,我们做博士生多牛。我们做博士的时候是牛,没觉得博士学位那么难。但是不牛在哪里?我们当年做博论的时候要求没有你们做博论的时候要求这么高,这么严格,我们实事求是的说。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今天要求高了,反过来说你整个读书的条件也好了,受到的教育也比之前那些年要好。这倒不是我抱怨我们的老师没给我们的指导,而是说经验积累更多了,经验积累更多了你要能够听得进去。

  那么首先读博的动机,如果是拿学位,我坦率的告诉你有一半你可能会拿不到。如果你真正是为了追求从事学术志业,拿到学位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读书和念书的问题。安鹏讲“念书”,因为我们是一个地方的人,我们说念书和读书的,我也一直想不出来念书、读书在差别在哪里。后来读哲学系以后,对语言文字稍微有点这种哲学性感悟之处,我觉得念书有一个心字对吧?读书那是言字旁,也就是说读书仅仅是在语言层面的问题,而念书有个心,是灵魂层面的问题。然后来说我们回到读书的层面,做学问意味着什么?做学问实际上也就是读书。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在讨论文章怎么发,其实文章怎么发是在最末端的问题,那么你首先要解决书怎么读的问题,书怎么念的问题。这一点我最近一两年才发现,我们很多的同学实际上念书是念不懂的,你要说古籍念不懂,哲学典籍念不懂,还情有可原。我最近一段时间发现我们同学们连当代人写的,有一些还不如我们这样的人写的那些文章,一些学术论文都念不懂。你念了一篇文章,连人家那篇文章讲了什么问题,贡献在哪里,缺点在哪里都念不懂,你有什么资格想怎么去写文章,怎么去发表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反过来说你如果能念懂书,你念了别人的文章,你看到这篇文章的贡献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这就意味着什么?你看到贡献的地方意味着你已经学到了,你看到缺点的地方意味着你可能会超过他。那么你既从他那学到东西,又找到了超越他的点。你怎么不会写文章,怎么不会做研究?做研究不就是看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跟有共同的问题关切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然后从他那学到东西,同时又克服它的不足,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往前推进了一小步,这就叫做研究。你知道你能在哪里推进小步,这就是写文章。你把你的想法写出来,这就是学术论文,对不对?

  我也是说最朴实的、最基础的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在座的大多数是博士生,有一些是准备读博士硕士生或者本科生,首先搞清楚做研究意味着什么?做研究意味着不是你凭空去起一座大楼,而是意味着它有一项工程,你加入工程给他添砖加瓦,你要知道你那块砖放在什么地方是合理的,你给他做了贡献,你要做贡献。这样你首先要找到你能够做贡献,这个点在哪里,然后把你可能能够做的那部分先做出来,最后才是技术性问题,文章怎么样去完善它,然后怎么样投稿发表,将来的学术生涯如何开展。但是如果你做到了前面这些,后面的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

  而且我们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作为目前来讲中国哲学界最活跃的这样一个学科点,我觉得大家要有担当,如果你在我们这个学科里面读书,你都对国家的学术文化,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不敏感的话,坦率的说,你从我们这边拿到学位是骗到,不是拿到的。我希望你们都正大光明的、理所应当的、踏踏实实的从这个学科点拿到学位,以从我们这个学科点拿到为荣,而不应该以从我们这个学科点骗到学位或者偷到学位而沾沾自喜。

  这是我今天希望借这个场合跟各位博士分享的我最近的一些感想。我觉得刚才其实讲得非常的好,很多细节我觉得你们回去之后,你们还可以私下里再给你几位博士生,你请他们喝酒,酒都不喝怎么能够做哲学是吧?请他们喝酒,慢慢的把他们的这些经验教训什么套出来,他们讲过的可以让他们再讲一遍,没讲到让他们悄悄的给你们。好,谢谢。

  谢谢长春老师高屋建瓴的讲话。长春老师讲话都是非常有激情,触到最根本的地方和问题。好,接下来请郑老师。

  我读博比较晚,本来99年27岁可以读,但我一直到37岁才去读,就是10年之后我才去读,所以当时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我要读什么,就没有想到读博士的时候还需要老师督促,这个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但是,等我带学生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的,我需要督促学生,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所以,对我来说,真的在教的过程当中,才发现当老师其实也是一个要学的过程,所以就有后面我说的那句话。就是说,我很惊讶:我们的博士生不知道自己是拿着纳税人的钱,我们的博士生你已经到了工作的年龄,你怎么会没有觉得自己是拿着纳税人的钱,是寄托在纳税人的体制基础上?你每次拿到的那个钱,这是整个国家的纳税人在养着你,你怎么好偷懒?我真的不明白。我有个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学业,我跟他说,你应该感到很惭愧!我的学生跟我说,不就是填表、签字吗!当时我真的呆了,我说你本来应该三年完成,但你三年没有完成,也就意味着从办公室的老师、到指导老师、到学校,得把社会纳税人的钱再供养你一年,你应该感觉到惭愧!

  我的博士生没有按时开题或者类似的情况到点没做完的时候,我跟他说,你们俩该惭愧!他们说,某某也这样。我当时非常吃惊,我说,我不管外面有多少烂尾工程在那里,你第一期工程没有完成,就不要跟我扯那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三方协议,我们中哲的无论硕士或博士,你考进来的时候占了一个名额,就意味着另外一个人被你挤下去了,对吧?社会资源投到了你身上,所以学校有责任给你提供房子、钱,对吧?以及各种师资,老师要给你提供时间指导。你要读书,如果学校这个月不给你发钱,你肯定是不干的,对吧?如果你找老师,老师根本不理你,肯定也是不行的。但是你不读书。所以,你怎么样都觉得自己是失职。在学生那里,我当时真的学到了很多,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读博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应该首先把学习当做一份工作的。你的每个课程作业,就像你在工作单位一样,人家叫你干一件什么事情,你没有干好,这个是当下要被骂或者被甩脸子的,可是你们糊弄作业给老师的时候,你们觉得理所当然,我交上去了,你给我个分数就行,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任务或者没有按标准完成任务,就没有这样的。

  我们今年的写作课也是这样的。我叫他们小组讨论之后选一篇交上来,然后他们直接把小组审批讨论的环节拿掉,直接弄一篇交上来。恰巧那篇太烂了,我一看就知道小组里面肯定谁都没管,或者是谁都不想交,于是我就说,第二天12点前,你们这个小组12个人的作业全部交上来;12点以后,如果你没有给我交上来,表示这个作业你是没有写的。他们全部交上来,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他们每个人的作业批改了一下,做了一份单独的PPT。我真的非常吃惊,我以为这些常识不用我说的,可是当我真正带学生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常识非常缺,所以我想明年,就是9月份、10月份下个新生见面会,我们得先把契约精神讲一下:你的责任是什么、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学校的责任是什么。不能搞到现在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但只要老师或者学校没有做什么,你马上就不高兴了,你以为你是谁?对吗?这些东西是最基本的、一个作为学生的本分。我非常吃惊。我不讲那么多了。我觉得我做论文的那个状态,因为我年龄大,所以不能跟你们比,但是我觉得,最起码你要知道你是拿着纳税人给你的钱,对吧?你看一下,在这寸土寸金的校园里面,一平方米市场价值是8万,算一下你住的宿舍是多少钱。如果这么算的话,你享受了多少社会资源。当你不读书的时候,你晚上能睡着?好,我就讲这么多。

  谢谢郑老师。我们都是来读书的,就是要认真读书,这真是一个常识。接下来请马老师。

  感谢四位博士生。我现在回想起来,我没有长春老师那么厉害,当时是觉得好像很顺的过来,还是会经过一个酸甜苦辣的过程。特别是说对于我们现在要求还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基本上每个读博或者读硕的人毕业的时候都基本上是要脱皮的,为什么?因为基本上你要写好初稿的基础上要不断的去修改,没有那么轻松的。即使你一开始的时候很努力去读,但还是会有一些修改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以前听一个段子,就特别有感触,说如果你恨一个人,你把他抓过来读博士。当时我听了以后,觉得确实是这样,因为无论一开始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兴趣,或者是说你有怎么样动机,进到这里来以后,就要把博士论文好好的去完成。

  我觉得首先第一个,不管你是不是以天下作为志业,或者以学术作为志业,最重要的,你要有一个职业道德,好像郑老师刚才讲那个东西,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论语》里面经常看到的话,“执事敬”,对于某一个事情,我不管你什么动机,但是你只要做这个事情,你必须得要很认真严肃地去对待这个事情,把它给做出来,这是首先对你们的一个要求。当然如果你以学术为志业的话,那是特别好的事情。即使不行,你退一步,以一种职业道德要求,也得好好的把论文写出来。所以我觉得大家要特别认真地去对待写论文的过程。

  在写论文过程,我给大家几点建议。第一个是要平衡生活和学术之间的关系。因为很多人,现在心理压力特别大,很容易心理会有问题。今天所讲的要去交一些朋友,比如说喝茶吃酒之类的,我觉得有助于帮助你们建立更好的同学关系。我自己有一个看法是,在一个好的学校里面,从同学学到的起码是占到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从老师,最后三分之一是从图书馆。同学在你的学习过程里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比如第一个可以帮你们平衡情感,第二个是你们可能没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完,但不同同学的交流会产生一些碰撞,所以我觉得要相互多交流,多碰撞,这个是比较重要。而且真的要好好注意一身体健康的问题,不要到时候学业没弄好,身体又垮了。你有好身体在,还可以到外面去混饭吃,是吧?首先得要去注意一下。

  比较重要的第二个,我是觉得你们在写论文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什么都出来再去写。要注意一下,就在你写作的过程里面,你想的是很粗的,一写的时候发现会细化,一细化以后它衍生出来的东西就很多。所以你们要注意了,有一个大体的想法以后,你尝试去写。我觉得是比较重要,早点去着手。

  另外也不要在一个小问题里面出不来,因为你写完整一个文章之后,有个整体再改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写博士论文要不断进行通改,要通改几次。每一次通改,你的整体感就往上提,提了以后你再来去看一章,你会发现有了整体感跟没有整体感是完全不同的。要不断这样循环,你细节地方会写的越来越好,而且整体的感觉会越来越强。所以不要去钻牛角尖,盯在一个问题上拼命去啃。如果真的不行,你写ABC放在那里,跳过去,跳过去以后再回来再去写。

  写论文不仅仅要硬碰硬,而且还要学会藏拙。假如真的不能够完全把一个东西弄清楚,我能不能少写几句,这个是没有关系的。这个很重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全方位的知识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要想你怎么去避开它,这也是一个技巧。

  大家也一定要注意一下,不要老是想着我一定把那问题解决好,我就不信解决不了。有些时候它是有一些机缘。还有一些问题,它之所以是个问题,因为它永远不能解决,是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没有必要硬碰硬,学一点中国人智慧,去把那些东西稍微避开,这也是好的一种方式。反正不管怎么样,有了大概的就马上去写,要抓紧时间,因为四年时间其实不多的。好,就讲这么多。

  谢谢马老师。对生活跟学术的关系、写论文要注意的地方都有指导。我们最后请刘老师总结。

  首先按照惯例,还是要祝贺一下四位非常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他们的博士论文初稿我都看过了,我个人感觉,他们的整体水平放到整个中国学界,中国哲学这个圈子里面也都是最好的。今年我评了两篇其他名校的博士生论文,我会觉得他们和我们相比还是差一大截,这样也给我们继续培养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其次要感谢陈老师、郑老师、李老师、马老师,老师们在百忙之中和各位来交流如何过好自己的博士生活。所以也要感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今天,四位博士从各个角度谈如何把自己的博士生活过得有益、充分,他们每个人大概都有一个主题,广秀是写作,基炜是选题,东京是如何学习,安鹏是如何读书。四位的发言,我觉得都说得非常好,都是非常有感触的,并不是泛泛而谈,都是有自己的自身经历作为支撑的。他们的发言,从大的讲就是读书和学习。这是告诉我们所有人,包括我在内,读书实际上不是一个平庸事。我们念书的时候,要有一个相对高的格调或者说相对高的志向,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四年的博士生活过得有益一些。

  刚才长春老师提到我们念书最终并不是为了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也不是为了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不是说我要发几篇论文就可以了。你要把读书当成一个必须去奋斗去努力的事业,写出博士论文或者拿到博士学位是这样一个事业的附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你书读得好的话,我觉得毕业不会成为一个问题。我现在也不记得我念书的时候怎么写论文和怎么去做些其他的工作,但是我会觉得至少没有今天在各位脸上看到的那么痛苦,我们读书的过程并不是这么痛苦的,你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个事情。

  另外谈谈具体的写作模式。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无论是题目选择,前期资料的收集,还是谋篇布局等等。每一项都做扎实,因为一项伟大的抱负,它需要一些具体工作的支撑。你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能够全身心百分百投入,我相信最后的结果对你来说会比较满意。所以一方面需要有一个意义的追求,另外一方面是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要太虚。我会觉得这些经验值得各位在座的博士生们或即将读博士的同学们去吸取。

  另外中哲博士要有最基本的文本阅读功力,就是说你得能读懂那些没有标点的文本。如果是你只能读标点本,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另外,要多参加学术活动,我想这是一个很多同学比较忽略的,像广秀和东京都提到了这一点。要广泛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多蹭一些课程,多听听讲座。我以前也会跟我的学生们说,当你听别人讲的时候,总比你自己去看书省力,对吧?尤其开讲座的老师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多年,他有自己的心得,不要老是觉得听讲座、蹭课程耽误时间,这只是给你的懒散找个借口而已。所以我觉得多听一些讲座,这一点都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开拓视野。在这一点上我可能不客气地说,我在广州住的时候,我听过的系里的讲座比在座很多同学都多,我想这是一个在读研究生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最后一个,之前同学也都提到了,每学期你至少一篇到两篇的课程论文,要把它当成博士论文来写,不要因为有四篇课程论文,所以我都凑合一下算了。如果觉得四篇没有精力,你至少选择一两篇要尽全力写好,而不是说每一篇要都应付。

  这是我听几位博士在分享自己的经验的时候想到的东西,说实话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也忘记了当时怎么写的论文,如果我晚生几年,听过他们分享的经验,我自己写论文肯定会好很多。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些师兄师姐给我们这么细致地去解析、分享他的经验,所以我们是属于没头苍蝇乱撞的,有好多问题可能最后呈现在了博士论文里没有修改,这也成为了我们的遗憾。

  最后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学术活动谈个人的几点感受,大概是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读书,西北那边管读书叫念书,长春老师给了非常有意思的解读,说念书跟心有关,跟灵魂有关系。我们如果不是这样想,你至少要用心去把这件事做好,整个读书的过程无非是用心体会,用心去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这样的话,我相信后续的论文写作,无论是博士论文还是课业论文都不会出问题。我不知道各位念书的时候,是不是还不够用心。我总是觉得在读懂一本书这个事情上,各位,至少我接触的同学,在读懂一本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你能真正地读懂一本书,或者你真正地把读书作为一项你要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所学到的远不只是写一篇论文这么简单。

  第二个关键词是事业,其实研究生是属于一项工作的,以前在中国干部管理体系里面,研究生和工作的人是一类的,在干部管理里面人事档案就是属于工作的这层面,而不是学生。所以我想各位应该把研究生当成一项工作或事业来做。那么相应地当你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指标要考核你,就像你去一个公司工作有绩效考核对吧?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工作才是合格的。读书也是这样,像郑老师提到了很多,如果你每天投的时间不足八个小时,就相当于上班的时候早退或者迟到,会扣你的奖金。今天如果各位真的把读书当成一个事业来做的话,我相信你的表现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很多同学在念书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当你做工作的时候,迫于公司或者领导的压力,你可能会去做对吧?事实上我们今天念书的时候,各位感受到读书本身存在的压力是远远不够的。前两天和老师聊天,提到我们专业的博士生或者研究生读得还不够好,原因事实上就是读书的压力不够,这是一点。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我想聊一聊传承。刚才李老师也提到,其实当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是在和一个古圣先贤在进行某种交流。我相信这是中国学科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其他学科可能会弱一点。比如我们中哲,我们不会认为我们可以抛开以往所有的学术思想积累去开创全新的体系,我们不会把过往所有的思考抛弃,对吧?在中哲学科里面不存在这样一个土壤或者环境。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仍然在和我们的古圣先贤和我们的经典、古书在做某种意义上的交流,那么相应的,我们也在传承着先贤的某些东西。所以各位不要把自己看成截然独立的,或者看成只是我一个人在读一本书,如果你把你放到一个共同体之中,或者说放到一个历史的古往今来、中国文明或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来的话,实际上你所做的事业真的有可能像广秀说的那样,是“吾侪所学关天意”。你们所做的事情事实上继承了过往又开启了未来,所以不要把自己做的工作看得太低。当我们把所有精力或者发展的热情投入到一个伟大的事业中去的时候,即便你达不到期待的那样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你也不会太猥琐。这是一个传承的意思。我们都是在继承前人研究,并试图对后面研究有所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学习就是在传承一些东西。

  最后,我想谈的是中大哲学系的学术传统问题,就像各位在你的毕业证发下来之后一定会看到一个钢印那样,当你们博士毕业走出中山大学的时候,事实上你们也被中山大学或者中山大学哲学学科深深地影响着,你们所有的学术教育或者只要你从事工作,那么中山大学这四个字都是牢牢印刻在你的身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各位也都是中山大学中哲学科中的一份子。我们一方面在传承着我们中国哲学学科的光荣传统,同时我们学科的未来也是由你们呈现的。中哲学科在全国,或者在我们整个学术界是不是站得住脚,可能一方面和我们老师的工作有关,但我想更关键的是未来各位能不能在你们的学术岗位,或者在你们的学术世界创造出光耀我们学科的那些伟大的成就。如果有的话,我想这也是中大哲学系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一个充满荣耀的事。

  感谢刘老师非常深入的总结。我们这一次活动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毕业博士、各位同学的参加。最后祝我们的博士毕业生有美好的前程,也希望我们的师弟、师妹们的博士论文、毕业论得更加顺利,研究生生活过得更加圆满。这次活动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产品: